大汉第一太子_第0346章 察举、赀买、考举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0346章 察举、赀买、考举 (第3/7页)

    ——受举力田者,大概率会被纳入少府,从秩四百石的‘农稼官’起步,而后被外放到关中地方郡县,以官员身份指导当地百姓耕作;

    孝廉更是简单,单凭一个‘孝顺的名声传遍周遭郡县’的美誉,就可以被纳入少府,经过简单地培训之后,就可以直接外方为县级单位的副职,甚至于某些小县的一把手,即县令。

    说这二者简单,倒也不是说成为这样的人简单,而是这样的人不需要太过复杂的甄别。

    毕竟再怎么说,在这个近距离通讯靠嘶吼、远距离通讯靠书信的时代,连‘养望’的技能点都没点出来的华夏百姓,根本不可能刻意营造出某人‘很孝顺’或‘很会种田’的名声。

    在这个世代,凡是被举为‘力田’的人,那就必然是能在下田种出上田的产量、在上田能种出上天的产量,且能时刻影响、教导身边人的能人。

    至于孝廉,也必然是人品完美到无可挑剔,单是提个名字,就足以让方圆千百里的人竖起大拇指,称赞一声‘这人能处,是个大孝子’的人。

    明白过来这一点,再看过去十几年,整个汉室天下才出了七十多个力田、十几个孝廉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    而在力田、孝廉的要求都如此严苛的情况下,‘贤良方正’这个群体,就更是可遇而不可求,甚至即便是遇到了,人家也未必愿意做官。

    所为贤良方正,顾名思义,指的是‘贤良’‘方正’这两种人才。

    其中的‘贤良’指的便是具有‘贤者’的素养,及良好的能力者;

    至于‘方正’,则是品性端正,德行优秀到闻名天下者。

    按照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的记载,汉室朝堂对于贤良方正的要求,是‘直言极谏者,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