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0394章 文、武皆考 (第6/7页)
按照少府阳城延的回馈,这批官员虽然没有什么大才,但却出人意料的踏实、实干! 从刘盈的角度来看,这批人算不上什么俊杰; 可若是单从这批任如今,二百到六百石不等的秩禄来横向比较,这批人,也绝对当得起一声‘人均能吏、干吏’。 有了这批人作为参考,最近几年,朝堂之上关于‘再开考举’的论调,也已是水涨船高。 单从朝堂的角度来看,大规模举行科举的时机,可以说是已经成熟。 但对此,刘盈却仍带有些许疑虑。 ——首先,便是考举对旧贵族、特权阶级的冲击,应当如何化解的问题; 上一次考举,刘盈只是选了百十来位百石级别的小官,而且大都是在少府担任苦差事,功侯贵族阶级并没有太大的反应; 可若是开展大规模的考举,那选拔的官员,必然是以千,甚至数千上万为单位。 成千上万的官员,自然不能全塞进少府,而是要‘雨露均沾’,充实到朝堂各有司属衙,乃至地方郡县。 而这样一来,贵族阶级就算心再大,也不可能对考举视若无睹了。 诚然,即便不通过考举,汉室的贵族阶级,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政治人脉,给后代谋上一官半职; 又或者,直接求刘盈开恩,将几个儿子送入宫中历练,等外放出来,也是中层将官的起步。 但这,还只是开始。 考举刚开始,贵族阶级或许还不会反应过来; 但等这一批又一批考举出身的官员,逐渐成为地方,乃至朝堂之上不可忽视的力量呢? 等这些考举出身的官员中,出了千石级别的大县县令、二千石级别的地方郡守,乃至跻身朝堂、位列公卿之位的俊杰呢? 到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