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尘揭秘_四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四 (第44/77页)

主要就是小麦,玉米,高粱,红薯,还有棉花。近些年来,也是大种经济作物,主要是种辣椒,向日本韩国出口。改革开放后农民全部实行土地包产到户经营,30年不变,各家各户管自己的一块地,由于种地收入不高,基本上青壮年都出外打工,村里就剩下了老弱病残了。庄稼地有的就荒了,有的就种些经济作物,什么赚钱种什么。魏达明问自己的侄子小波,你家地里种什么?侄子说,我们现在是人均大约有一亩地吧,我现在基本上一半是种麦子,一半就是种树苗,靠这挣钱b种小麦多。

    魏达明的侄儿小梁,这时担任村里的支部副书记,魏达明就问他,村里的政治情况如何啊,现在农村基层都是选举村g部,这个选举透不透明公不公正啊?小梁说,公正是公正,但是农村有这个问题,就是宗族势力很严重,选的都是自己同姓的,同宗族的,在这也有花钱买选票的。又问,那村长是选出来的,书记是不是村民选的呢?小梁说,书记不是村民选的,书记是由本村的党员选举,由上面任命的。那是书记说了算还是村长说了算?小梁说,那当然大事还是书记说了算。有分工,村长也有他的权力。那村里现在的收入情况怎么样呢?小梁说,靠种地实在不赚钱,种子化肥播种收割都要费用,大概一亩地的收入也就是一千来块人民币,出外打工一个月就有好几千,所以这就是农村三农问题的根本。现在家里青壮年多的,就生活b较好过,如果家里没什么劳动力,就靠种几亩地,那就成了贫困户了,所以这样的贫困户还占到1/3了,年收入也就是一千来块钱,最怕是生病,得了个重病一下要十几万几十万,也看不起病,那这个家就崩塌了。

    魏达明郑文英回到家乡一个多月,走村串户,访贫问苦,对家乡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。乡亲们对他荣归故里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